
二十四节令鼓,是一个由马来西亚华人打造出来,具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文化品牌。1988年,陈再藩和著名作曲家陈徽祟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结合南粤狮鼓和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创作了二十四节令鼓。
为什么叫二十四节令鼓?二十四节表达的是什么?
二十四节令鼓是根据中国节气而编成,内容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分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陈再藩表示,二十四节令鼓鼓阵的表演充满中华色彩,其中或有农夫春天耕种的动作,或有秋天收割的动作,队形变化繁复,节奏快慢有致。最为奇特的是,二十四节令鼓是没有鼓谱的,全由鼓手发挥想象力创作,所以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叫节令鼓,不叫节气鼓呢?
所谓节令,是指节气时令。据了解,二十四节令鼓以击鼓为基础,加上武术、舞蹈和配乐,形成自成一格的艺术。

二十四节令鼓的文化理念
- 节, 也是一种承传
(1986年开始的新山中秋园游晚会)
- 鼓是传统的脉搏
(1988年成立的节令鼓)
- 擂响擎天的鼓声,思我不息的薪传
(1988年,黄石庵老书法家题,是节令鼓的文化精神所在)
- 某年某月,我们已经习惯过节
(1988年<九舞>主题曲。一个懂得过节的民族,才有文化面貌!)
- 透过传统节日,振兴中华文化 (在海外,尤其该如此!)
二十四节令鼓的宗旨:
1.发扬中华文化。
2.推广廿四节令鼓的敲击技术。
3. 促进纪律团体的精神。
二十四节令鼓创新的基本条件
1. 观察: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触觉感受、用心领悟。
2. 思考:累积经验,参考中华文化和农耕工作,加以思考,不断追求突破。
3. 向上:永远保持这种欲望,本着求进步和推广民族文化的使命。
总结
二十四节令鼓之所以能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创办人之一的陈徽崇,生前被列为国家文化人,就在于廿四节令具有华族文化的特色及其内涵。从鼓的运用、节气的取名,及服饰等,都有这些特征。
然而,廿四节令鼓的表演不同于其他华族文化,如太极拳、舞狮、舞龙等,都有一套要严格遵循的格式,不可逾越,反之,节令鼓却以其随意性见称,舞者可以任意发挥,因此,经20多年的演变,形成今日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局面。
这无可厚非,但须牢记,因为它是马来西亚华人特有的文化,就应具有能反映华人历史记忆及生活面貌的特质。
还没看过廿四节令鼓表演的你注意咯!两年一度的国际鼓节精英赛即将来临,欢迎大家和小编一起共享盛举!
2016年第四 届 国际廿四节令鼓节暨“中华杯”大马精英赛 International Invitation of 24 Festive Drums
日期:17/09/2016 (星期六)
时间:7.00pm
地点:新山伊斯干达国际教育城室内体育馆 Nusajaya Edu-City Indoor Stadium
价钱:
(1)学生票 RM20
(2)普通票 RM50
(3)贵宾票 RM100(只有150个位)
售票处:
新山中华公会(07-2788999)
新山华族文化历史文物馆(07-2249633)
节令鼓Drums Cafe(07-2200955)
欢迎前往以上三个售票处索票!欲购从速!
资料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