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用了三千年的筷子,到底是谁发明的?为什么叫”筷子“?

0
1055
筷子

Cover Image via: PChome新聞台

筷子——发展历史最久远的餐具

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餐具是什么?虽然没有正式的统计过,但是如果照国家民族的人口比例来说,“筷子”恐怕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餐具了。现代使用筷子的国家除了中国、日本、南北韩外,还有东南亚国家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粗略计算,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口加起来大概有个二十亿人左右吧。当然,用手吃饭的印度、非洲和中东人口也不少,但是手,该不能算是餐具吧?

筷子,不但是现代最多人使用的餐具,也是历史最悠久的餐具。有传说说筷子是从大禹治水时代开始的,那至少是四千年前的事情,就算只看正式史料,筷子的历史也要从殷商时代开始算起,那至少三千年的时间了。而西方的刀叉餐具,也就是公元十六世纪左右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东西,和筷子整整相差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筷子也是文化特色最丰富的餐具,刀、叉、匙,其实并不是在欧洲历史上才看到的东西,在东方,很多民族都经过使用刀、叉、匙的过程。但是筷子,则是中国文化的特别产物。日、韩和越南用筷子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承过来的。

chopstick

“筷子”的由来

华人天天用筷子吃饭,但是筷子是怎么来的?谁发明的?老实说,小编也不知道。因为史料上虽然记载了筷子是从殷商时代开始有的,但是却没有记载确确实实的时间,也没有记载到底是谁发明或者推广了筷子的使用。虽然有传说大禹创造筷子,或者妲己创造筷子,但这些都只是神话传说,不是真正的史料,准确性不高。

远在殷商时代,筷子并不叫筷子,而叫做“箸”。汉唐时代,筷子又叫做“筋”。“筷子”的叫法,是从明清时代的南方水乡人那儿开始的。因为“箸”跟“住”同音,水上人家生活靠的是行船,行船最怕停住不前,所以就把“箸”改称“快”,又因为筷子是竹子做的,就在“快”子上加个竹字头,变成了“筷”。

华人使用筷子的意义

筷子对华人来说,是重要的吃饭家伙,而经过三四千年的历史,华人对筷子可说是感情深厚,除了吃饭,也有很多其他的意义。华人结婚时,新娘的嫁妆里面,就要有一副碗筷。而婚礼上,也很流行赠送来宾筷子。因为筷子必然成双成对,有祝愿来宾“成双成对”、“快快生子”的好意头。除了婚礼,华人传统丧礼上,也有给死者的儿孙发上一对碗筷的习俗,意喻兄弟以后要各自成家,各自努力的意思。华人祭拜先人的时候,也会用筷子插在饭碗上作为祭品。所以餐桌上的筷子千万不能够竖插在碗上,那是诅咒人死亡的意思。

华人对使用筷子的礼节也很讲究,比如说不能够用筷子指向他人、不能够用不同长短的筷子等等,有诸多的禁忌。但是简单来说,我们使用筷子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基本上就算是做到礼节了:

一. 怎么放?——筷子要放在碗旁,如果有筷架,要放在筷架上,而且要平行并排,不能够交叉放。如果放在碗上,那就表示你吃饱了,不要再吃了。当然也不能够将筷子竖插在饭碗上。

二. 怎么用?——筷子必须成双成对,不能单用一支。筷子只用来夹起菜,放食物进嘴里,除此之外,不能用来叉、刺、或者分撕肉类。现在餐馆里物资齐全,跟侍应生要个叉子、刀子,肯定要得到。当然也不要用来指向他人,或者做吃饭以外的用途,比如说挑牙齿(想想都觉得好突兀的映像。。。)。

三. 安静的用——筷子不能够与其他任何的餐具碰撞出声,也不可以用来跟自己的嘴巴发出声响(比如说吸吮、舔食筷子或者敲击牙齿)。

看到这里你是否想起了哪个不懂筷子礼节的朋友?赶快分享给他吧!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