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语:10句常用的华语用词,原来都不是正统的“普通话”!

0
7650
马来西亚, 华语

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上使用华语沟通,当然不是“法语”。只是因为受到南方方言的影响,很多马来西亚华人华语的腔调都不是太准确,常常将“华语”念成“法语”。

“华语”,即是中国的“普通话”。马来西亚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在这里,马来人、印度人、华人以及一些土著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生活了近百年,在文化的交流与相融上,非常明显地反映在了语言里面,尤其是“华语”。再加上马来西亚华人是一个融合了各个籍贯的族群(主要是福建、潮州、海南、客家、广东几个籍贯),所以马来西亚华语融合了各个籍贯以及友族的语言习惯。另外,英语也是马来西亚流行的沟通语言之一,所以英语也为本土华语带来不少影响。在一个像是大杂烩的语言环境中,马来西亚人的语言,常常会有在一个句子里面混杂了华语、方言、马来语、英语等等词汇的有趣形象。

中国人听不懂的华语

小编与很多中国朋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常会听到“你们马来人(他们管马来西亚人都叫马来人)都能够说普通话吗?”这样的惊叹语。在他们眼中,能够说普通话的“马来人”跟会说话的熊猫一样令人惊奇。然而亚洲经济发展的趋势,让大家有越来越多的接触机会时,也更容易让人发现,马来西亚的“华语”是多么的独特。

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一些中国人听不懂的华语吧!

  1. “我要去巴刹”——当马来西亚人说“我要去巴刹”,就是要去买菜了。这是借用马来语“Pasar”一字,也就是“市场、市集”的意思。普通话里头,叫做“菜市场”。
  2. “我甘榜怡保”——所谓甘榜,就是马来语里头的“kampung”,在这里是家乡的意思。“你甘榜哪里?”就是“你的家乡是哪里?”的意思。小编的故乡是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所以你问我“你甘榜哪里?”,小编就会答“我甘榜怡保”。
  3. “三万”其实只需三百。——“不小心中了一张三万”,就是“不小心中了一张罚单”的意思,这是借用了马来语“saman”一字,就是传票、罚单的意思。而“saman”一字,也源自于英语的“summon”一字。是一个借完再借的词。一般马来西亚罚单在一百到三百左右,所以还“三万”,其实只需要三百而已啦!
  4. “你很pannai咧!”——马来西亚华人最常用来称赞小孩子的一句话。“pannai”源自于马来语“pandai”,是“聪明”的意思。
  5. “diam diam啦!”——马来语“diam”,安静的意思。不过这个字比较粗俗,有命令的意味。
  6. “我跟你公司”——如果有马来西亚华人跟你说“我跟你公司好吗?”,他不是要跟你一起开公司,而这是要跟你共享一些东西。“公司”一词,来自于马来语“kongsi”一字,就是共用、共享的意思。
  7. “可以帮我开火吗?”——如果在马来西亚听到这句话,千万不要就拔枪射击,因为“开火”在马来西亚华语,是“开灯”的意思。
  8. “你Pattern很多咧”——Pattern,在英语里头有“图案、样式”的意思。在这里,则是指“花样”。不是花布上的那种花样,而是叫你“别耍花样”的“花样”。
  9. “一百巴仙准的啦”——一百巴仙,就是英语里头的“hundred percent”的意思。“一百巴仙准”,就是百分之一百准确。
  10. “Beh Tahan”了——这是一个复杂词语,“beh”是福建话(闽南语)里头“不”的意思,而“tahan”在马来语里头,是忍耐、持久的意思。“beh tahan”就是受不了的意思。在马来西亚粤语里头,“tahan粉”就是防腐剂的另外一个名字。

另外,因为粤语、福建话、潮州话等等方言的影响,马来西亚华语的一些语法上也让中国朋友听起来很怪。比如说“我先吃饭”,因为粤语的影响,变成了“我吃饭先”。然后因为福建话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说话,总是喜欢有“咩”、“Hor”这样的尾音词。

好了,讲了酱多,你们tolong-tolong,文章Share出去咯。不然小编这个月只能够吃Maggie面了。(普通话翻译:好了,说了这么多,你们帮帮忙,把文章分享出去吧。不然小编这个月只能够吃快熟面了。)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