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er Image via mystartr
上周末,小编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上闲晃时,两位中国游客请我帮她们拍照。她们看着好像很困惑,不知道该和我说中文还是英文,于是我就主动和她们说中文了。没想到招来她们的一句:“啊!你汉语怎么说得那么好!?”
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10年前小编第一次到台湾就被问过这个问题,10年后还是被问一样的问题。心里虽然郁闷,但也见怪不怪,因为这只是外国人对于大马华人没有足够的认知,和大马在对外推广我们的国家时,缺乏充足而准确的宣导而已。
但小编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华文在大马越来越不受重视的问题。大家可以先看看这支在社交网站上疯传的影片。
说回外国人很多时候不知道马来西亚华人会说中文这件事,其实反观东南亚各国华裔普遍不说或不会中文的事实,就可以知道不是外国人见识太少,而是马来西亚华人太特别。看看以华裔人口居多,中文却不是他们强项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确实应该以“会中文”这件事感到光荣。而这都要归功于我们的华人先辈在保留和推广华文教育上所付出的血汗。
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以华文独立中学(独中)为骨干的华文教育,从未得到国家政府多少的关爱。这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教育体系,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将近一世纪,全靠华教分子和华社的支撑。千禧年后至今的17年里,在各种现实的压力下独中教育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而国中教育把华文列为可自由选修与报考的科目,则是一项看似宽容,却又暗藏玄机的政策。
比起外在环境的艰难,更让人担心的是大马华人本身对于学习华文的态度。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家长们总是坚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想法;对于让孩子学习华文更是坚持。相比之下,现代的年轻家长大多不愁衣食,不少更是出过国,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只是孩子的华文教育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怎么说呢?小编一位在独中任教的朋友就曾抱怨过,竟然有家长在SPM中文考试的前一天,问他能不能让孩子不去参加考试,因为他们一家要去度假。听到这样的理由,小编也是醉了,华文对于这些家长有多重要,可想而知。有些学生则是觉得华文太难,干脆不学不报考,以免没有拿到A让整张成绩不好看。于是,下一代都变成了面对困难不是去努力克服,而是选择放弃的一群人。而大马华人的华文水平,将停留在够用就好的程度,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的人将越来越少,最终华文很可能完全消失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
当然,有些家长或学生会觉得接受英文教育,通晓英文就已经很足够。但是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华文的重要性只会被提高。当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学习中文以更好的和中国人沟通,孔子,老子数千年前的著作都被翻译成了各种不同语言,让外国人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这时,只有马来西亚华人放弃一个世纪来建立的华文教育体系和基础,这不是本末倒置的现象吗?
今天我们可以选择支持,抢救华文,或是继续放弃,让外国人对于马来西亚华人不会华文的误解,变成现实。
抢救华文活动: http://www.mystartr.com/projects/mandarin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