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端午节,大街小巷都会售卖各种不同的粽子。而随着时代发展,许多不同口味的粽子也在市面上可见。那,你知道各个籍贯最具特色的粽子是什么口味吗?今天就来为你解答。
1. 福建—肉粽
说到粽子,不得不先说从小听到大的“烧肉粽”(Sio Bah Zang)。“烧肉粽”其实指的是福建人的咸肉粽,一般上以肥猪肉、冬菇、虾米、栗子、糯米为原料。与其他籍贯不同的是,福建粽子一般上不加入“豆类”,而糯米都事先炒过才加上配料一起包裹再煮熟。在味道上,福建粽秉持着福建人重咸的口味,因此粽子中的糯米也会加入酱油,炒得乌黑油亮。
肉粽做法:
材料:糯米 粽叶 猪肉 香菇 花生 干贝 栗子 酱油 盐 黄酒 盐 糖 葱
1、猪肉选用肥瘦各半的,切成中等大小的块后放在盆里加酱油、盐、黄酒和糖拌匀,放进冰箱腌上一夜。香菇泡发后切小块,花生也提前浸泡半天,栗子要先去皮。干贝加黄酒泡发备用。泡香菇和干贝的水要留着炒馅料用。
2、粽叶泡发并煮过,用水洗干净后放在加了清水的盆里备用。糯米淘洗后加些酱油、盐和黄酒腌上两个小时,泡好的花生一半拌在糯米里,另一半与香菇、猪肉一起炒。
3、包粽子前,要先炒馅料。拿一个炒菜锅,加少量植物油,烧热后先下葱末炒出香味,(正宗的福建肉粽一定要用红葱头,如果没有,可以改成葱末。)葱炒香后依次下干贝、香菇、花生、栗子和肉块,不停翻炒,再倒入泡香菇和干贝的水,大火继续炒,根据个人口味加点盐和胡椒粉调味,一直炒至汤汁收干就可以关火盛出备用了。
4、包的时候,把粽叶卷成筒,先放糯米,再放一块猪肉和适量香菇、花生及干贝,然后再盖上一层糯米,包成个人习惯的粽子即可。
5、粽子包好用高压锅出气后小火煮三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2. 广东—肉粽
广东肉粽和福建肉粽最大的区别在于颜色。广东肉粽以浅白色的糯米为主,搭配绿豆畔。口感上不只能吃到肉粽的咸味,还有绿豆的香味。制作上,广东肉粽是以五花肉和糯米为原料,先将五花肉腌制,再与生的糯米包裹,水煮而成。而外观上,广东肉粽和福建肉粽都是以三角形为主,是普遍可见的粽子形状。
做法:
材料:五花肉200克 糯米500克 绿豆200克 花生少许 咸蛋黄5只 粽叶 马兰草适量
调料:盐 生抽 料酒 五香粉 麻油(香油) 花生油
1、提前一天腌制五花肉。五花肉清洗干净,把五花肉切成2吋方形的块状,用盐,生抽,料酒,麻油和五香粉拌匀,腌制一天以上。
2、把买回来的粽叶和马兰草,一片片清洗浸泡片刻,在包粽子前烧开水放粽叶和马兰草煮10分钟,煮好后立刻用冷水冲洗浸泡片刻。
3、提前浸泡糯米,豆类和花生,提前三四小时浸泡即可。豆类千万不要隔天浸泡,不然的话用的不是绿豆和红豆,而是豆芽了!
4、浸泡好的糯米和绿豆,沥一下水分,加入盐和油拌匀。
5、把一只咸蛋黄分三小块,把所有准备好的材料放在桌面,两块粽叶二分之一处叠在一起,做成漏斗状,放少许绿豆和糯米,再放两粒花生,一块咸蛋黄,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再放绿豆和糯米,用勺子压紧,覆盖包起来成三角形状,用马兰草绑起来。
6、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电饭锅里,加入没过粽子的水量,按下煮饭键。接着就等着吃粽子吧!
3. 潮州—双“烹”粽球
众多籍贯中,潮州人的粽子是口味最特别的。因为,一粒粽子同时有咸和甜的味道,甜的主要是红豆馅;而咸的主要是咸蛋。内陷方面,潮州粽主要以五花肉、香菇、虾米、栗子、红豆沙、咸蛋和糯米为主,将炒过的糯米和陷料一起包裹再蒸熟。
除了口感上丰富之外,潮州粽在卖相上也很诱人,将粽子打开可以看到黑色的香菇、米白色的猪肉、红色的豆沙馅、橘黄色的咸蛋,不只开胃也很五彩缤纷。
做法:
材料:糯米 猪五花肉 香菇 虾米 咸蛋 红豆沙
1、先将糯米用水浸3小时,晾干,放炒锅中用蒜头朥炒香,调入鱼露。
2、把竹叶折成三角斗形袋状,先放入炒好糯米,再放入猪五花肉、香菇、虾米、红豆沙、咸蛋仁等馅料,再放糯米,包好用咸水草扎紧。
3、用水煮半小时或上蒸笼蒸半小时。用蒸笼蒸效果较为干爽。
制作“双烹粽球”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每个粽球约需15克的红豆沙,搓成一小圆球,用猪膀网包好,再放入粽球中。这样用猪膀网把红豆沙和糯米隔开,避免糯米碰到甜的东西,难以煮熟。
4. 客家—五香眉豆粽
而属于客家人的粽子则一定要有五香和眉豆。在用料上,客家粽和其他肉粽大同小异,但是会多加眉豆和五香粉,让粽子不只有五香味还有淡淡的甜味。
除了一般的米粽外,客家人还有粿粽,就是将米和糯米混合,再泡水磨成米浆。之后再用米浆揉成的团包裹花生、芋头、三层肉、虾米、葱头酥等,并用粽叶包覆蒸熟。
做法:
材料 (约10份): 糯米1.5斤 眉豆1/4斤 瑶柱10粒 栗子10粒 冬菇10只 咸蛋黄5粒 猪腩肉半斤 五香粉一包 食盐3茶匙 鸡粉3茶匙 酒1茶匙 粽叶 咸水草
1、粽叶及咸水草洗净后,放入滚水内煮5分钟,取出冲水及隔去水份。
2、糯米、眉豆洗净浸过夜,隔去水份,瑶柱浸透。加入五香粉,食盐鸡粉捞匀。
3、猪肉先用五香粉、酒、食盐拌匀。
4、取二片粽叶叠好头尾交叠成漏斗状,舀入2 汤匙糯米。放入栗子、咸蛋黄、猪肉、冬菇、瑶柱再舀入3 汤匙糯米,然后用顶端的粽叶折下覆盖,把粽叶折角整理收好,粽叶过长可剪去。
5、用咸水草把粽子缠绕打结。因为包的是生米,只能包约七分满,以预留空间让糯米发大。
6、放入滚水内煲 1.5小时即成。
5. 海南—方形肉粽
海南粽子与一般的粽子在外形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以四椎形(类似枕头形状)为主。在制作上,海南粽采用的是茄柊叶,与一般的粽叶不同。由于海南粽制作复杂,加上茄柊叶需求量少,因此现在海南粽也多用粽叶代替。
材料方面,海南粽主要以猪肉、香菇、虾米、咸蛋等不同配料搭配,有时甚至加上蚝干或小鲍鱼等海产,在口味上偏咸。据说,每当海南人从外地衣锦还乡回来,都会吃上海南粽,以讨个好兆头。
做法:
材料:粽叶 糯米 盐 红豆 黑豆 猪腿肉 蒜蓉 五香粉 料酒 味精 生抽 咸蛋 咸鱼肉 虾
1、清洗粽叶,浸泡一夜后煮之,直至叶子由绿变黄,去除其苦涩,用这样的叶子包出来粽子,煮好后会股粽叶的清香。
2、淘洗糯米后沥干水分,加适量盐拌匀,另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泡了1-2小时的红豆、黑豆,通常一斤糯米可以包4、5个粽子。
3、猪腿肉切成大小合适的方块,用适量蒜蓉、五香粉、料酒、味精、生抽等调料腌好。
4、根据个人口味准备好咸蛋黄、咸鱼肉、虾。
5、用两、三张粽叶围出一个方锥体底部,先添加一部分糯米,再依次添加猪肉、咸蛋黄、咸鱼肉、虾等配料,最后再加入适量糯米盖住所有配料,用粽叶层层包裹住,圈绳扎紧,打结。
6、把粽子放进锅,加入清水,水量以没过粽子,离锅盖3-5厘米为宜。
7、开大火,煮吧!烧开后,转小火煮6-8小时,就可以吃了!
6. 福州—三角粽
除了海南粽外形特别外,福州粽也与一般的三角粽有些许差别,在形状上像三个角的圆锥体。而福州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咸粽和甜粽。咸粽主要是将糯米、瘦肉、香菇、花生等配而成;甜粽则是包裹糯米、花生或金豆,吃的时候都沾上白糖。
此外,福州粽在制作时一般都会加入食用碱,不只能使粽子看起来晶莹剔透,还能增加口感,达到粘而不腻。
做法:
材料:糯米 蜜枣 花生 甜玉米 鲜粽叶
1、粽叶洗净之后在锅中煮沸3-4分钟,捞出晾凉。
2、糯米洗净,提前在凉水中浸泡3-4小时。准备好蜜枣、花生提前泡好。甜玉米粒洗净后倒入泡好的糯米中拌匀。
3、挑取两片粽叶(大的粽叶一片也可以),将粽叶自底部起卷起,呈漏斗形,用勺子挖少许糯米放入漏斗中,放入几颗泡好的花生,放入一颗蜜枣(要是用小枣,可以多放几颗。在上面再放入糯米,用大拇指将一侧的粽叶压下去。
4、将上方的粽叶折过来。手将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裹严,粽叶的两个小尾巴压到两侧的位置。
5、用线捆住,整个过程都要用手压住,一不小心糯米就会漏掉哦!
6、将粽子放在锅中,放入水,水要没过粽子,大火烧开,转中小火慢煮,两个小时左右,火候到了,糯米才会软糯,粘性才会足,味道才会浓,所以时间不要短了。
7. 娘惹粽
娘惹粽是一种流传于马来半岛西海岸华人社区的粽子,在吉隆坡、槟城、马六甲、新加坡等华人为主的城市都很常见。早期的娘惹将自身的饮食文化融入到华人的饮食当中,因此在粽子内裹上了猪肉、香菇、冬瓜糖,另外加上用各种香料和虾米炒香的“闰巴(Rempah)”,最后放入一片班兰叶在里面。另外,娘惹粽所用的糯米在包裹前,会使用蝶豆花(当地人称为蓝花),将米粒染蓝,因此色泽带蓝成为娘惹粽外形上最大的特色。
做法:
材料(大约45只粽子):2磅五花肉 15朵香菇(泡发) 900克糖冬瓜 10只红葱头 10瓣蒜瓣 3 茶匙芡粉 4磅长糯米 晒干的蓝花一把(大约25朵) 1茶匙盐 半罐豆酱 75克芫荽籽 25克黑胡椒 香兰叶 棉绳
1、首先,把芫荽与黑胡椒煸香,冷却。不必下油。
2、然后把五花肉洗干净入水煮至6-7分熟,取出去皮,切细丁。煮肉的水留下一大碗备用。五花肉最好不要拿去搅拌机搅拌,用手切丁做出来的粽子那个肥瘦相间的肉才会有入口即化的效果。
3、香菇泡发切细丁,冬瓜糖切细丁。豆瓣酱搅拌机搅拌成糊状备用。葱蒜剁碎备用。
4、锅里下半杯的油,倒入剁碎的葱蒜,炒香,至金黄色。然后加入刚刚搅拌过的豆瓣酱,煸炒香了之后,倒入香菇丁,炒香,然后倒入五花肉丁,煸炒至稍微出油,加入糖冬瓜丁,翻匀。倒入一大碗刚刚留起来的煮肉水,加盖焖煮10分钟。
5、10分钟后,加入芫荽和胡椒粉,拌匀,再焖煮一下,勾芡,就可以熄火冷却。装到一个容器里,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冷藏一个晚上。
6、第二天把粽叶剪去两端比较细和比较硬梗的部分,泡水一个小时,然后用刷子刷干净,冲洗两遍。再把长糯米洗干净,备用,不必泡。加入一大匙的盐调味。
7、在一口小锅里,倒入一杯的水,放入洗干净的蓝花,煮大约8-10分钟,至颜色充分煮出。
8、把糯米分成两个部分,一份大,一份小,小的那部分大概是总份量的1/6左右。在小的那部分糯米里倒入蓝花汁,浸泡大约10分钟,然后倒掉多余的水份。最后用一口小锅,热上半杯干净的食油,倒入糯米里,捞匀。米这里的准备功夫就好了。
9、把所有的材料放一起,就可以开始裹粽子罗。先在底部填入一小匙的蓝米,再一小匙的白米,然后把一大匙的馅料填入,再铺上一大匙的白米,左右两角各放上一小撮蓝米,盖上一片香兰叶,用汤匙压紧。然后折好,就可以用棉绳绑起来了。
10、棉绳记得不要缠得太紧,不然粽子在煮的过程可能会因为糯米发涨而爆破,即使不破,做出来的粽子也会有”腰”,不够方正,就没那么好看。
11、在一口大大的深深的锅子里,倒入大半锅的水,加入2茶匙的盐,煮滚。一定要下盐,不然煮出来的粽子味道会变淡喔!
12、水滚之后,把裹好的粽子下锅,煮2-3个小时,看粽子的数量而定。然后拿出来滴干水分,冷却。家乡有名的娘惹粽好咯!
8. 碱水粽
又称甜粽,属甜点类,以糯米和碱剂包制,成品为黄色、有弹性、口感有弹性;食用时通常淋上糖浆般的酱汁或直接沾白沙糖或黑糖。也有包红豆内馅等,多种口味。
做法:
材料:糯米 碱水 生油
1、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放一容器内,倒上碱水一两拌匀(一斤块碱,用一斤水化成碱水)。
2、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必须先放碱水,后放生油。否则,碱水就不易被米粒吸收,米粽吃口就不糯)。
3、竹箬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里。取竹箬两张,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两,再捞取两张竹箬插入尖角斗形粽的左右两边。先将两边的竹箬向里折拢,再将前后的竹箬向里折拢,裹包成四角相等,中间稍有隆起的长形五角米粽,用线绳从左到右扎牢。
注:裹包时要松些,扎得也不要太紧。裹好后,米粽摇起来,里面米粒会动为标准。包扎得太紧,煮时米粒涨不透,会夹生而不软糯。
4、取一净锅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将米粽放入锅内(水要浸没米粽为好),在旺火上煮三个小时,再改用小火焖煮三四个小时即可。
怎么样?流口水了吧!
好吃的东西当然是要分享出去哦! 你们家都裹粽子了没啊?
资料和照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