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灿烂的马来西亚新年——烟花爆竹的过去与现在

0
1483
烟花炮竹的过去与现在

烟花灿烂,爆竹不断的各族新年

燃放烟花爆竹,是华人的节庆传统。华人在一般的喜庆日子如搬家、开张、结婚的时候,都喜欢燃放爆竹。过新年,点炮竹,放烟花,更是华人两千年来的传统喜庆方式。到了今时今日,在马来西亚,我们不只能在华人节庆的时候听到鞭炮声,就连马来新年以及印度新年都是炮声震天的。烟花爆竹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友族同胞也爱上了呢?

中国制造的爆竹

烟花爆竹的来由与意义

爆竹,又叫做鞭炮、炮仗。起源自中国的爆竹,本来与火药并没有什么关系。爆竹之所以叫做爆竹,是因为它真的是竹子,而且如字面所说,是“会爆炸的竹子”。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只在除夕夜出现的,会吃人的怪兽“年”。为了赶跑它,人们在家门口贴上红纸、燃烧竹节,发出巨响,吓走“年”兽。所以过年、过年,就是过了“年兽”这一关的意思。而在唐朝以后,火药流行起来,才有了将火药塞进竹子里头烧,制造出声响更大的“爆竹”。到了宋朝,人们才开始使用纸筒代替竹筒,不过依然叫做“爆竹”就是了。至于烟花,则是比爆竹晚了许多,直到宋朝,才开始看到有关于烟花的历史记载,然而这已然是世界上最早的“烟花”出现的记录。

七彩缤纷的烟花

七彩缤纷的烟花,因为其欣赏价值,所以人们喜欢在喜庆的时候燃放。然而燃放爆竹最原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欣赏或气氛,而是为了用燃烧竹子的巨响驱赶山精鬼怪。只是到了后来,大家都习惯了在喜庆的时候燃放爆竹,才渐渐地把爆竹跟“吉利”、“发财”连在一起了。

在马来西亚,不管是什么种族的新年除夕,基本上大家没有到凌晨一两点,都没有办法睡觉。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大家热热闹闹放烟花、放鞭炮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有看过,除夕一过,午夜十二点开始,那一种漫天烟火,七彩缤纷的灿烂,所谓“太平盛世”的气氛,也就大概是这样了。而如果您有近距离放过爆竹的话,也一定感受过那一种地动山摇,耳鼓作痛的震撼吧?(虽然小编觉得其实这挺折磨人的。)一个缤纷灿烂,一个震撼天地,烟花爆竹变成了大马各种族喜庆时,总是会出现的双宝。

烟花爆竹与现代人生活

马来西亚政府在1995年对烟花爆竹实施禁令,新加坡也同样有烟火禁令,近年来连中国大陆也开始禁止爆竹燃放。为什么放了两千多年的烟花爆竹,今天却遭到了禁止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方式跟古代中国人不同了!

古代中国地大人稀,房子稀疏,燃放烟火并不如现代城市这样,因为房子太密集而容易发生火患。而且因为人口不是太密集,所以燃放烟火造成的空气污染,并不会对古时候人们带来太坏的影响。但是马来西亚花园屋区到处都是,房子屋顶相连的情况多不胜数,一旦着火,常常容易酿成大祸。

烟花意外受害者(新闻图片)

另外,每次过年(不管是那一个种族的),报纸上总是少不了登个十来单放烟花烧伤、毁容甚至丧命的新闻。烟花爆竹毕竟是火药制造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危险不只是存在,而且偏高。所以禁止烟花爆竹,是有其道理的。

虽然如此,烟花爆竹能够带来的节庆气氛,是无法被其他东西取代的。就连法禁严明的新加坡,都无法不询众要求,在每年除夕晚,开放几个地区,由市政府燃放爆竹,让没有办法亲手燃放爆竹的新加坡人民过过干瘾。爆竹的魅力,可见一斑。

尖声呼啸的“月旅行”
满地乱窜的“蜜蜂炮”

当然除了节庆气氛以外,吸引人们去燃放烟花爆竹的,应该还有所谓的“童年回忆”吧!“月旅行”呼啸一声飞向天空、“蜜蜂炮”满地乱窜的刺激感、还有手里拿着烟花铁枝时,那近在眼前,炫丽夺目的火花,都是我们从小到大对“新年”的重要回忆啊!当然,小编还是不鼓励大家燃放烟花爆竹哦!

发表留言